|
|
生活中,不少人会因为怕浪费而有一些节省的习惯,但殊不知在不经意间,这些习惯就埋下了诸多健康隐患。
今天,我们整理了 8 个看似“好习惯”实则威胁健康的习惯,一起来看一下!
1.肉放在室温下解冻
解冻肉类时,很多人都会从冰箱取出来直接放在室温下或者直接扔水里解冻,这两种方式都不建议。
室温一般是指 20~25℃,而 4~60℃ 属于危险温度范围,有利于细菌开“party”。室温解冻比较大块的肉类,至少需要 2 小时,有的甚至得 5 个小时,这期间微生物会迅速滋生,食用可能不安全。
一篇发表在《食品工业科技》上的文献显示,研究人员用实验对比了不同解冻方式对猪肉品质的影响,包括 25℃ 室温解冻、25℃ 静水解冻、4℃ 低温解冻。结果表明 4℃ 低温解冻虽然比较慢,但不仅能降低细菌的繁殖,还能抑制脂肪的氧化。较慢的解冻还可让肉类中的水分有充分的时间渗透迁移到组织之中,尽量维持饱满的状态,能够较好的保持肉类品质。
而室温下解冻的肉类,汁液流失较多,口感、色泽较差;而静水解冻,水温一般 25℃ 左右,且导热能力大于空气,解冻速度更快,汁液流失更严重,口感比室温解冻还差。
解决方法:提前一天将冻肉从冰箱冷冻室转移到冷藏室缓慢解冻。如果忘记了,可以用微波炉解冻(解冻模式),不过食物的体积不能太大,最好小而扁平,这样能受热均匀,微波炉解冻后要立即烹调。
2.煎炸过食物的油,继续炒菜
很多人炸过东西的油根本不舍得扔,会留着继续炒菜用,甚至用来多次煎炸食物。
这种油真的不健康!
首先,经过了高温煎炸后的食用油,营养价值会降低,破坏了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。一项发表在《食品科技》上的研究,利用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测定回锅油中的脂肪酸成分,结果发现:花生油中亚麻酸、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通常在 85% 以上,但在经过了 2 小时的煎炸后只剩下 17% 了。植物油中的维生素 E 经过高温油炸会有 70%~90%会被破坏,反复使用的“回锅油”破坏程度更为严重。
其次,这种油也含有很多有害成分。煎炸过程中油脂会受到空气中氧气和水分等的影响,促进氧化酸败,出现哈喇味。随着煎炸次数的增多,酸败程度会逐渐增加,油脂氧化酸败后产生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会加速人体衰老的速度。还会产生多种致癌物,比如丙烯酰胺、多环芳烃、杂环胺等。同时,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,回锅使用次数越多含量就越高,这种成分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。
解决方法:扔了确实太可惜,咱们平时也不会经常油炸食物,偶尔一次的话,剩下的油可以合理利用。先冷却静止,过滤残渣后密封冷藏保存起来,做凉拌菜、调饺子馅、蔬菜焯水(放 1 小勺油,可以让蔬菜保持色泽)的时候可以使用。
3.炒菜后立马关掉吸油烟机
为了健康着想,建议大家炒菜结束后,一定要继续再开一会吸油烟机。
烹饪时加热食用油会产生烹调油烟,它是食物热烹饪过程中挥发的油脂、有机质及热氧化和热裂解产生的混合物,至少含有 300 多种物质,包括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和具有诱变性的杂环胺类等。
一篇发表在《食品科学》中的文献提到,有研究发现与非烹饪时间相比,室内烹饪过程中的 PM2.5 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分别提高了 12 倍和 85 倍。
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,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健康危害,增加患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子宫颈癌、生殖障碍、睡眠障碍、抑郁症、胎儿发育不良等风险。
不仅如此,一项关于厨房吸油烟机不同运行模式下 PM2.5 动态分布影响分析的文献指出:烹饪时产生的 PM2.5 会迅速充满房间,所以我们要在烹饪之前 20s 就打开油烟机可以更好的控制油烟的分布,防止油烟扩散;在烹饪过程中要一直保持开启状态,并在烹饪结束后让油烟机继续工作 3 分钟,可以更好的排出 PM2.5,使其浓度满足空气质量要求。
解决方法:开始烹饪前就把吸油烟机打开,等待半分钟左右开始倒油炒菜;烹调结束后 3 分钟再关闭吸油烟机。另外,最好选择风量能达到 20m³/min 的吸油烟机。
4.喜欢热饮烫食
喜欢吃滚烫的饭、爱喝冒气的热水热茶、滚烫的粥……这样的饮食习惯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。
我们的食道很娇嫩,健康人的口腔和食道内的温度通常为 36.5℃~37℃,最适宜的食物温度为 10℃~40℃,一般能耐受的最高食物温度为 50~60℃,当我们的舌头感觉很热时,通常食物的温度达到了 70℃ 左右。
如果经常习惯吃烫食,即使吃下很热的食物也不敏感,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烫伤食道粘膜,导致烫伤-修复-烫伤反复发生,增加癌变风险。
世界卫生组织已将 65℃ 以上的热饮列为 2A 类致癌物。《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(2024 年版)》中将有“热饮烫食”生活习惯的人列为食管癌的高风险人群。
(本文转自 科普中国)
4月23日,在黄镇图书馆举办了书韵飘香同心读·民族团结一家亲——民族团结主题宣讲活动、阅读绘本等系列活动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