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在民间的商界
范蠡被公认为是“商祖”
受到经商者的参拜
在历史上,经商成名的人颇多
比范蠡早的经商者也有不少
但是“商祖”却只有一个
那就是陶朱公——范蠡
那么,陶朱公到底有哪些故事呢
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每日一学来了解吧!
范蠡(公元前536年—公元前448年) ,字少伯,华夏族,楚国宛地三户(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)人。春秋末期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谋略家、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,越国相国、上将军。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,兴越灭吴,后隐去。著《范蠡》兵法二篇,今佚。
世人誉之:“忠以为国,智以保身,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”因范蠡一生艰苦创业、三致千金, 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,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,在范蠡去世后,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、商圣、商祖,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、画像。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后裔,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。
西施,子姓,施氏,本名施夷光 ,春秋时期越国美女,一般称为西施,后人尊称其“西子”,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(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),自幼随母浣纱江边,故又称“浣纱女”。她天生丽质、倾国倾城,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。
西施与王昭君、貂蝉、杨玉环并称为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”,其中,西施居首。四大美女享有“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”之美誉。其中的“沉鱼”一词,讲述的就是“西施浣纱”的故事。
范蠡辅佐越王复国后,便审时度势,功成身退,散尽家财,隐身于齐国,耕于海畔,苦身戮力,兼营商贾,数年便积累了千万家产。
但范蠡从来都是富而有仁,他经常仗义疏财,施善乡梓。后被齐王赏识,请去做相。他感叹:“居家能获千金,居官则至卿相,这对布衣而言,已是人生的极点。久受尊名,恐怕为不祥之兆。”不久,他再次激流而退,尽散家财,举家迁走了。
随后,范蠡举家迁徙来到陶,改名陶朱公。范蠡看中它居于“天下之中,诸侯四道”,为货物流通的枢纽,是极佳的经商之地。
他利用此地良好的商业环境,把握商机,根据时节、气候、民情、风俗等,人弃我取,人取我予。没多久,便又积资巨万。但他依旧并没有把钱积蓄起来当守财奴,而是成为“富好行其德者”,将所得全部钱财,再次用于救济周围的贫困百姓与乡亲。
漫画阅读
扫描二维码
阅读原文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人民群众节日精神文化生活,激励广大群众振奋精......